新加坡政府推动转型给经济带来效益。在2016年至2023年之间,参与产业转型计划的行业整体实际增值年均增长3.5%。其中,环境服务业增长1.8%。身处这一行的亮星控股不仅成功转型,也带领行业踏上转型之路。
2017年,当大部分的环境服务企业的日常流程都还是以纸笔记录为主,电脑记录也仅使用基本软件时,亮星控股(LS 2)却因为成功签订一项重大合同而开展转型之路。
亮星控股当时争取到到了教育部旗下三个区域的学校清理合同,需要动员1000个以上的清洁人员。
亮星控股首席执行官王康荣(47岁)受访时说:“我们每两周就需要发超过1000人的薪水,对于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来说是一件繁琐且令人头疼的事。当时我们想,只靠纸和笔,我们并不能走得更远,于是就展开了数码转型之路。”
该公司通过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推出的企业发展计划(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简称EDG)所提供的补助来设立该公司的企业资源计划(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ERP系统可以优化公司工资单报价等内部工作流程,以及为公司建立每个岗位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奠定基础。
说服年长员工接受数码化系统
然而,公司的转型也面对挑战。环境服务业的员工流失率很高,每当有员工离职,公司就要耗时耗力地寻找下一个适合的员工填补,并且给予重新培训。尤其是在一个劳动队伍主要以年长者为主的行业,要推行ERP可说是阻力重重。
王康荣表示,当时听到最多的员工投诉就是日常工作已经不易,还要另外拨出时间来学习使用ERP。这也导致一些员工有了离职念头。为了说服员工接受并使用ERP,公司可说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尽管如此,为了公司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王康荣知道推行ERP势在必行,所以他不厌其烦地与员工沟通和讲解,让他们明白并接受推行这个新系统的重大意义。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场冠病疫情却成为公司推动数码化的助力。阻断措施推行期间,所有人包括年长者出入超市都要扫描QR码,这大大提高了年长者对数码化的接受度。由于提供“必要服务”的亮星控股照常营业,年长员工之后越来越能够接受ERP的使用。
除了ERP,亮星控股的转型也包括采纳以成果为导向的合约模式(Outcome-based Contracting)。这个模式不再以清洁工人人头来作为合约价格的主要依据,而以成果为导向。
该公司通过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并同时运用自动擦地机、智能厕所系统等科技来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清洁成效。
近来,该公司投资并开发了Hungry Hippo机械系统,能够在托盘归还时自动分离托盘、碗筷和食物残渣,大量减轻清洁工人的工作量。这么一来,在繁忙时段,清洁工人就能够将精力用在其他卫生工作。
转型后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我们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与我们碰撞思维、打破局限,才能为这个行业注入更多前进的动力。只有公司不断转型,我们才能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亮星控股首席执行官王康荣
不过,王康荣也表示,尽管机器人可以帮人做很多诸如吸尘、擦地等重复、单调且乏味的工作,但这仍不会完全取代人类。
转型后的亮星控股成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在ERP的加持下,公司的系统运作已全面上线,员工如今也能够灵活办公。
公司的办公室也效仿现代科技公司的运作,让员工灵活办公,尝试把环境服务业打造为年轻人向往的行业。
王康荣说:“我们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与我们碰撞思维、打破局限,才能为这个行业注入更多前进的动力。只有公司不断转型,我们才能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与业界携手成立环境科技创新中心
为了近一步推动本地环境服务业的转型,淡马锡理工学院和亮星控股召集多家志同道合的企业和单位,带头成立本地首个环境科技创新中心(Enviro Tech Innovation Hub,简称ETIH)。
这个名为“ETIH@TP”的创新中心由亮星控股与淡马锡理工学院、新加坡环保与卫生协会、科技公司Republic Power、清洁用品公司Cleantools、清洁用具品牌卡赫(Karcher)新加坡,以及清洁用具制造商Nilfisk联合设立,并获得国家环境局的支持。
该占地约200平方米创新中心将坐落在淡马锡理工学院,涵盖研究、创新与企业中心,概念验证实验室,以及用于提供持续教育和培训课程和举办外展活动的设施。
王康荣相信,该创新中心的成立会进一步推动本地可持续环保清洁和综合设施管理的发展,也能够为本地环境服务业推出更多符合本地使用场景的机器人和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