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韩国紫菜出口额有望创历史新高,实现全年突破10亿美元目标的预期持续增强。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于3日发布的农食品出口信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紫菜出口额达8.8233亿美元,同比(7.7366亿美元)增长约14%,较十年前的2015年同期(2.2225亿美元)规模扩大4倍。
从主要出口对象国来看,日本以1.8975亿美元位居首位,美国(1.8325亿美元)、中国(8920万美元)和泰国(8298万美元)紧随其后。数据显示,对华出口额同比增长41.4%,对日本和美国则分别增长18.4%和14.2%。韩国海洋水产部相关人士指出,韩国美食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潮持续推动紫菜出口增长。近期,随着韩流文化内容影响力不断扩大,以紫菜为原料制作的料理如紫菜包饭等备受国际关注,进一步促进了出口扩张。
在紫菜出口额稳步增长的态势下,业界对今年实现“紫菜出口10亿美元”的目标抱有高度期待。去年韩国紫菜出口额为9.97亿美元,虽接近但仍未突破10亿美元大关。此前,海洋水产部曾提出在2027年前实现10亿美元出口的目标。该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尽管美国最终关税设定为15%,若企业相应提高售价可能导致当地消费有所放缓,但整体来看,今年突破10亿美元应无太大问题。”
随着出口增势持续,韩国海洋水产部正积极推动“韩国紫菜(K-Gim)”品牌化战略,致力于推进紫菜名称及出口规格的国际标准化进程。目前,国际市场上紫菜多使用日语名称“Nori”或英语“Seaweed”进行标识,韩国政府计划将韩国产紫菜统一命名为“GIM”,以增强在全球市场的品牌辨识度。
海洋水产部于今年8月向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设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提交了紫菜标准化提案。该提案在今年9月获得法典委员会亚洲区域协调委员会表决通过,并被正式列入审议议程。
委员会预计将于本月内对该提案进行审议,并决定是否启动由韩国主导的紫菜国际标准化进程。若审议通过,韩国将在未来六至七年内开展包括紫菜成分安全性验证及命名标准化在内的实质性工作。海洋水产部相关人士强调:“一旦提案获得批准,韩国紫菜将有望进一步拓展欧洲等高标准市场,从而全面提升全球竞争力。”